阳康后出现睡眠障碍,可能是得了“新冠失眠症”
随着新冠疫情高潮退却,大家已对新冠感染不再恐慌。但很多“阳康”人仍受到“长新冠”的困扰,除了广泛发生的咳嗽、脑雾等症状,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等睡眠障碍也十分常见,“新冠失眠症”一词也因此被提出。
什么是“新冠失眠症”
“新冠失眠症”指与COVID-19相关的睡眠障碍,它的特点和普通失眠症相似,主要包含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短以及昼夜节律紊乱等。COVID-19失眠表现为夜间睡眠不足,白天嗜睡以及小睡需求增加1,且在这次大流行期间,睡眠参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入睡潜伏期增加到30.1分钟,睡眠效率降低到85.7%,总睡眠时间增加到7.2小时2。
“新冠失眠症”较为普遍
国外的调查和数据强调,受COVID-19大流行影响,失眠患病率(图1)在全球约为36.7%,英国为24.7%,希腊为37.6%,美国为33.2%,法国为19.1%,中国为18.9%。Pappa 等人的一项系统评价显示,38.9% 的医护人员在 COVID-19 期间失眠。
可能的发病机制
国外也有对新冠感染对睡眠的影响进行了多项研究。意大利一项纳入1989名青年至中年人的研究表明,疫情期间失眠的严重程度与睡眠卫生行为不良、睡眠信念失调、自我报告的精神障碍、焦虑和抑郁有关5。法国一项纳入556例普通人群受试者的研究证实COVID-19相关的担忧和孤独是导致临床失眠的主要因素,此外与受教育程度较低、感染病毒和已有精神疾病相关6。Robillard等人7调查了5525名加拿大受访者,发现相对于大流行前的基线,起床时间明显延迟,临床上有意义的睡眠困难的发生显着增加,女性、慢性病、就业、家庭责任、更早的起床时间、更高的压力水平,以及更多的酒精使用和电视暴露是风险因素。
总之,COVID-19大流行产生了无处不在的精神挑战,包括孤独、焦虑、恐惧、压力、极度疲劳和健康问题。它还与身体问题有关,例如社会孤立、兼顾工作或学习(包括远程工作和家庭教育)、育儿挑战以及因大规模家庭禁闭而产生的重大行为变化。还有经济困难、财务不安全、风险和感染15,16。
睡眠对机体免疫力的影响
睡眠是维持体内平衡和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过程17。良好的睡眠质量会影响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睡眠不足会对免疫力产生负面影响,增加患病的机会。睡眠在维持免疫力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在COVID-19 大流行期间,自然会加剧焦虑和压力,睡眠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炎症和抗病毒反应的失调。
出现“新冠失眠症”该如何改善?
目前还没有治疗与COVID-19相关的睡眠功能障碍的最佳策略。通常对于失眠的治疗包括教育、认知、行为和药物治疗18。根据美国睡眠医学协会成人慢性失眠管理指南,推荐下列措施以改善睡眠质量。
1.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调整生物钟;创造安静的睡眠环境,避免噪音和光线;只有感到困倦时才上床睡觉,避免在床上看钟表、运动、打玩游戏。在白天多晒太阳,夜晚减少接触人造光(电视,电话和/或计算机);睡前进行放松活动,例如看书,冥想和/或练习瑜伽;选择舒适的睡衣和床垫;卧室温度最好保持在22-26°C。
2.饮食建议
3.心理或行为疗法
对于失眠较为严重的患者,可求助心理和行为治疗;包括单独行为干预(例如刺激控制疗法、放松疗法、限制疗法)或与认知疗法联合使用。行为干预包括刺激控制疗法、放松、睡眠限制等。
4..药物治疗
使用苯二氮卓类等药物治疗应为最后的手段,这类药物并不能恢复“生理睡眠”;事实上,这些药物反而会减少深度睡眠。且残留的药理作用还与日间嗜睡、警觉性和机能受损、停药后反弹性失眠和/或戒断症状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