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二十四节气·冬至节气养生

冬至时节前后3天多做元气修护!!一次抵多次的效果!!配合吐纳导引心法,效果事半功倍。时间可延长一些,一天两到三次亦可。

01.jpg

节气解说

冬至是冬季的第4个节气,时间在每年阳历的1221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冬至这一天,有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可见人们对这个节气非常重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描述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这是说,蚯蚓仍缩成一团在土里过冬,但阳气初生,糜鹿解角,山泉流动。“冬至一阳生”,一年中二十四个节气轮转,到了冬至这一天,此时否极泰来,一阳复始,又开启了一个新的循环。

古代养生修炼非常重视阳气初生这一时期,认为阳气初生时,一定要小心保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冬至是数九的开始,因此民间认为,在冬至前后进补为最佳。关于冬补的时间,一般有三种说法:一是在立冬后至立春前;二是在冬至前后;三是“三九天”。这三种说法各有各的适用范围,如何选择,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而定。一般来说,选择在“三九天”最冷的时间段进补即可,即民间所说的“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因此,冬至的养生重点就是适当进补,顺其自然。养肾填精是这一时期的养护重点,除此之外,滋养气血也很重要。

02.jpg

饮食保健

五味俱全五味子

五味子是一味很特殊的中药,就是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而一般的中药只有一种或两种味道。中医有“五味皆备而五脏皆治疗”的说法,具有很多养生保健功效,是延年益寿的佳品。五味子具有止咳、补肾宁心、益气敛汗等作用。五味子性酸、甘、温,归肺、心、肾经。常用量为26克。日常保健,可用来泡茶,入药膳等。

03.jpg

下面介绍几个关于五味子的食疗小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一试。

久咳不止,五味子鸡蛋来帮忙

五味子200克,鸡蛋10个。将五味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30分钟。将药汁放凉后,将鸡蛋放入五味子汤中浸泡,5天后取出,放在冰箱中保存。每天取1个鸡蛋,煮熟后食用,720天为一个疗程。

《本草求原》中说“五味子,为咳嗽要药”。五味子擅长治慢性咳嗽,用于肺金气阴伤损所致的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

04.jpg

健脑去疲劳,试试五味子洋参茶

五味子10克,西洋参5克。将材料洗净,放入茶杯中,冲入沸水,闷泡15分钟,代茶饮用。一日一剂,可经常喝。

研究表明,五味子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令人兴奋、工作效率提高。对于很多工作繁忙的上班族来说,容易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亚健康状况,不妨试试这道五味子养身茶,能养阴益气、健脑益智,改善上述不适。

05.jpg

气虚自汗,喝点五味子浮小麦汤

五味子10克,浮小麦15克,黄芪12克。将五味子打碎,同另外两味中药一同入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20分钟。此汤温服,一剂分两次服用,一日一剂。

自汗通常因气虚引起,除了经常出汗外,还有容易疲乏、免疫力低下容易感冒、怕冷怕风等。中医认为,要改善自汗症状,一要固表,二要补气。这道汤中,黄芪能补气,浮小麦能止汗。五味子则兼具这两个作用。

06.jpg

节气好食:团团圆圆,冬至饺子

民谚说:“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冬至日吃水饺的习俗。下面就介绍两种家常水饺的做法。

白菜猪肉水饺

材料

面粉600克,猪肉馅300克,白菜适量,生抽、葱末、盐、植物油、五香粉各适量。

做法

1.用清水和面,揉成光滑的面团,醒发30分钟。

2.白菜洗净,剁碎,挤出多余水分备用。肉馅内加生抽、葱末、盐、植物油、五香粉搅拌均匀,再放入剁碎的白菜,拌匀成馅料。

3.面团分成大小一致的剂子,擀成饺子皮,包入适量饺子馅,将边缘捏牢固即成。

4.锅中水烧开,下入饺子,煮熟即成。

功效

白菜搭配猪肉是非常传统的饺子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因为白菜遇到盐很容易出水,所以拌馅的时候要最后放白菜,这样饺子的汁水保留更多,味道更好。

07.jpg

素菜水饺

材料

面粉600克,胡萝卜300克,鸡蛋2个,香菇5朵,生抽、葱末、盐、植物油、五香粉各适量。

做法

1.用清水和面,揉成光滑的面团,饧发30分钟。

2.鸡蛋打散,倒入碗中搅匀。倒入油锅中炒熟,碾碎,放凉备用。胡萝卜洗净后擦成似,再剁碎。香菇洗净,剁碎。将胡萝卜碎、香菇碎、鸡蛋、葱末倒入盆中,加入适量生抽、葱末、盐、植物油、五香粉,拌匀成馅。

3.面团分成大小一致的剂子,擀成饺子皮,包入适量饺子馅,将边缘捏牢固。

4.锅中水烧开,下入饺子,煮熟即成。

功效

冬季蔬菜品种少,做饺子时多加入几种蔬菜,能补充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身体健康有益。

08.jpg

起居保健

常晒背以养阳

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风寒之邪极易通过背部侵入人体而引发外感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冬至时节气候寒冷,在阳光充足的时候,经常晒晒后背有助于补益身体阳气。除此之外,常接受紫外线照射,可使人体皮肤产生维生素D,促进钙在肠道中的吸收,从而使摄入的钙更有效的吸收,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运动保健

动中求静

冬至时阴气旺盛到了极点,阳气开始生发,并逐渐旺盛。由于阳是从阴里面生出来的,只有当阴足够旺盛时,阳气才能生得更好。因此,冬至后应注意运动不可过多,要在动中求静。假如一个人平时运动较多,在冬至前后就应适当减少运动量,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大自然的变化,对身体健康也更好。冬至时可常做八段锦、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以养生。

10.jpg

手脚并用做运动

抖手抖脚:这个动作适合活动力强、身体灵活的青壮年人。穿平底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全身放松,做原地小跑、原地跳跃动作,同时双臂、双手放松,做快速抖动的动作,就像要甩掉手上的脏东西一样。每次做510分钟,以微微出充一杯温热的白开水,会让人觉得既放松又暖和。

拍手跺脚:这个动作适合老年人做。穿平底鞋,双脚并拢站立,全身放松,双手掌张开对拍,以手掌感觉温热为度。然后用手扶住墙或扶手,双脚交替用力跺脚,让全身都跟着动起来。这样运动1020分钟,会感觉气血通畅。

11.jpg

日常养生保健

勤搓手防感冒

在寒冷的冬至时节,常搓手对健康大有裨益。人的手上有很多重要穴位,如劳宫、鱼际、合谷等。通过揉搓手掌、揉按手指可充分刺激位于手心的劳宫穴,让心脏逐渐兴奋起来;经常刺激位于双手拇指根部隆起处的鱼际穴,可疏通经络,增强呼吸系统功能,预防感冒。搓手时宜双手抱拳,双手从虎口接合,两手捏紧,再移动双手转动,使其在转动过程中各部分互相摩擦。搓手时间可长可短,贵在每天坚持。

12.jpg

劳宫穴、鱼际穴示意图

【元气】是人体的新陈代谢、免疫功能和自愈能力。是生命之本,健康之根,元气决定生老病死,人的一生就是元气不断耗散的过程,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所以修护元气是实现慢性病康复、健康管理和养颜抗衰的前提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