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冬至养生“暖”为先

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被古人视为上天赐福的日子。作为养生学上的重要节气,中医认为这个时节饮食起居都要以“暖”为主,护头护脚、保温保暖尤为重要,切记不要受寒受凉。

《黄帝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是说,阳气就相当于天上的太阳,大自然若失去太阳的温暖,万物便不得存活;人若失去阳气,体内就失去了新陈代谢的活力,生命也将终止。民间一直有“冬至当日回,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是因为从冬至开始,白昼渐长,阳气初生。冬至作为阴阳二气自然转化的节点,要顾护好身体的阳气,让身体暖起来。

第一,及时增减衣服。穿的过多容易出汗,寒湿气交叠,损伤阳气;穿的过少着凉感冒,免疫力差。要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服,始终保持身体温暖的良好状态。穿衣要注意护好头颈、胸腹、后背和脚踝。另外,口鼻是冷空气进入身体的通道,冬季出门最好戴口罩,以防寒邪之气入侵。

第二,加强体育锻炼。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加快新陈代谢,使身体产生热量,从而温暖全身脏腑,促进气血流通,身体自然也就暖和起来。冬季要适量运动,但不适合比较剧烈的运动,可以选择一些轻松的项目,如散步、瑜伽、太极、慢跑等,运动时还要注意防寒保暖,运动量适度,身体微微发汗即可,切记大汗淋漓,损伤阳气。

第三,多吃温热食物。冬至后天气越加寒冷,人体能量消耗比较大,尽量不吃或少吃寒凉食物,应适量多食用一些滋补肾阳的食物,如:牛羊肉、乌鸡、鲫鱼等,另外多补充一些润肺生津的食物,如:百合、莲藕、银耳、萝卜等。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避免维生素的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