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小妙招缓解小儿便秘
便秘是一种儿科临床实践中比较常见的疾病,本期欧兰优小编带来推拿妙招,和您深入探讨如何利用简易上手的推拿缓解小儿便秘的方法。
便秘可见于小儿群体的任何年龄段,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可单独存在,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的转归过程中。
按照现行西医学的疾病分类标准,通常将便秘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两大类。功能性便秘是指未发现明显器质病变而以功能性改变为特征的排便障碍。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功能性便秘约占小儿便秘发病率的90%以上。此类便秘经过合理治疗,一般预后良好。若救治不利,则容易造成肛裂,日久迁延不愈者,可能会引发脱肛、痔疮等疾病。对于器质性便秘等其他类型的便秘,在临床救治中应由专业的医师明确病因诊断,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本文对此不做具体讨论。下面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功能性便秘。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便秘的病因包括饮食因素、情志因素、正虚因素及热病伤津等四大类,其主要病位在大肠,与脾、肝、肾三脏密切相关,其病机的关键是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若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或肝气失疏则胃失和降,或肾气失煦,脾胃升降无力,导致大肠传导失职而形成便秘。由于腑气不通、浊气不降,便秘常可引发腹胀腹痛、头昏脑涨、食欲减退、睡眠不安等身体不适,日久则可引起肛裂,更甚者引发脱肛、痔疮等疾病,影响小儿身体健康。
小儿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对于小儿单纯性便秘疗效较好且操作简单。下面主要介绍4种常用于治疗小儿便秘,且具有健脾调中、理气通腹功效的推拿手法,分别为:清补脾经、按揉足三里、摩腹、捏脊。
清补脾经:脾经穴位于拇指末节螺纹面或拇指桡侧缘,由指尖至指根呈一直线。施治时,操作者一手持小儿拇指以固定,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小儿拇指螺纹面,而后再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如此往返推100~500次。此为平补平泻,即清补脾经。具有和胃消食、增进食欲的功效。
按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约一横指处。施治时,操作者以拇指端着力,稍用力按压20~100次。此法具有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强壮身体的功效。
摩腹:施治时,安抚好小儿情绪,使其仰卧,操作者用掌面或四指顺时针摩动小儿腹部300次。具有消食、理气、降气的功效。
捏脊:脊柱(脊)在背后正中线,自第一胸椎至尾椎端呈一直线。施治时,操作者以拇指与食、中两指呈对称着力,自龟尾开始,双手一紧一松交替向上挤捏推进至第一胸椎处,反复操作20次。具有调阴阳、和脏腑、理气血、通经络的功效。
推拿时需注意给小儿保暖,避免受凉。可使用按摩油进行润滑,以防小儿皮肤受损。如小儿皮肤发生烧伤、烫伤、擦伤等皮肤不完整的情况,局部不宜推拿。如推拿时小儿哭闹严重,先安抚好小儿情绪再推拿。若小儿推拿治疗一两次而疗效欠佳时可配合中药治疗。
预防与护理
对于以奶粉喂养为主的婴幼儿,奶粉宜调稀些,并加适量果汁或蔬菜汁。对于断奶后的小儿,主食不宜过于精细,鼓励宝宝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及香蕉、梨、苹果等水果,并应多饮水。少食辛辣香燥等易于上火之品。养成一个良好的定时排便习惯,改掉拿着书、手机如厕等不良习惯。积极锻炼身体,多运动,保持每天有足够的运动量,避免久坐久站。及时治疗引起小儿便秘的原发疾病,如先天性巨结肠、过敏性结肠炎等。
